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及口腔感染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及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7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擦洗法、改良冲洗法和冲洗加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3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溃疡和口腔霉茵感染发生率。结果:在预防VAP、
口腔霉菌方面,B组和C组显著优于A组均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
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预防口腔溃疡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
P>005。结论:采用改良冲洗法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HAP相对经济、
简便、有效。
关键词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简称院内肺炎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在医院内获得感染而出院后48小时内发病的肺炎。其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最为常见,治疗和预防控制最为困难。VAP是指建立工气道和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以发热、脓性痰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肺部感染,本病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疾病。口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护屏障,目前普遍认为口腔卫生状况对VAP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影响[1,2],因此做好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在当前国内口腔护理基本上采用擦洗法和冲洗法的基础上,经过局部改进及合并改良的方法,以寻求更有效、更方便的口腔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者187例。排除标准:①原发性口腔原发性疾病患者;②对护理操作者不愿配合者;③机械通气时间已超过48小时未行口腔护理者。187例患者中,男126例,女61例,年龄40~73
岁,平均5632±1254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疾病78例,呼吸系统疾病41
例,外科手术后47例,多发伤性损伤15例,其他疾病6例。187例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行MV,均联合应用1~3种抗生素治疗,MV时间2~16天。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56例,B组63例,C组68例,3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疾病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口腔护理方法:A组采用传统的擦洗法[2],予以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B组为改良冲洗法,患者取半卧头部抬高30°~40°,头略偏向一侧,予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前气囊充气加压密闭插管与气管的间隙;由2名护士操作,1名护士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从患者一侧嘴角向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