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
一、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设置专业,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理由(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定位)、育人的软硬件条件(培养能力)、专业发展未来的愿景(规划目标)。专业名称可以不变,但里面的内容、架构应该要变。要随着产业发展而变化,并呈现出内在的规律。专业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建设背景市场调研的背景、调研目的、调研基本信息、调研结果分析和建议,包括:区域发展;行业背景;人才需求。(二)建设基础专业现有条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三)建设目标(四)建设思路国际化视野;企业先导和办学模式;专业特色鲜明。(五)建设内容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建设规划;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含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实训室管理制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2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养规划;专兼职教师结构;双师素质培养;合理基础上的师生比;教学团队的组织,等。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f4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六)经费预算(七)进度安排(八)预期效果
二、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1区域经济发展需求。2专业人才需求情况。3就业面向,指与本专业最直接相关的就业职业领域、工作岗位等,应包括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群(即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相近的职业岗位以及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进修)后可升迁的职业岗位及预计平均获得的时间)。(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1人才培养目标2专业核心能力(根据面向的职业岗位提炼)3人才培养规格(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态度等)
f(三)招生对象和学制1招生对象2学制学历(四)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课程是专业的细胞,课程体系决定了专业的基本架构。课程可以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应能够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模块之间、模块中的课程及教学环节之间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