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础价格,交货时或交货前一定时间,按工资、原材料价格变动的指
数作相应调整,以确定最后价格。在合同中对如何调整价格的办法,应一并具体订明。这种做法适用于某些从合同成立到履行完毕需时较长的商品,以避免承担过大的价格风险,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2.在进出口交易中用以计价和支付的货币有哪些?在选择使用货币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1)计价和支付的货币在进出口交易中用以计价和支付的货币有硬币和软币。其中,硬币是指在从成交至收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稳定且趋势上浮的货币,常争取在出口业务中使用;软币是指从成交至付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疲软且趋势下浮的货币,常争取在进口业务中使用。(2)选择使用货币时应考虑的问题作为交易的当事人,在选择使用何种货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货币汇价升降的风险(即外汇风险,或称汇价风险);②企业的经营意图;③国际市场供需情况;④价格水平;⑤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及其稳定性。
3.在进出口业务中,避免汇率风险的办法有哪几种?试分别举例说明之。答:为减少外汇风险,在进出口业务中,进口商和出口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进口商使用“软币”,出口商使用“硬币”在进口业务中,一般应争取多使用从成交至付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疲软且趋势下浮的货币,即“软币”或称“弱币”;在出口业务中,一般应争取多使用从成交至收汇这段时期内汇价比较稳定且趋势上浮的货币,即“硬币”或称“强币”。(2)“软”、“硬”币结合使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往往是两种货币互为“软”、“硬”,且两者的关系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合同中,适当地结合使用多种“软币”和“硬币”,可起到减少外汇风险的作用。(3)压低进口价格或提高出口价格如在洽谈进口合同时使用当时视为“硬币”的货币为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可在确定价格时,将该货币在我付汇时可能上浮的幅度考虑进去,将进口价格相应压低;而如在洽谈出口合同时使用当时视为“软币”的货币为计价和支付货币,可在确定价格时,将该货币在我收汇时可能下浮的幅度考虑进去,将出口价格相应提高。该方法通常较多适用于成交后进口付汇或出口收汇间隔时期较短的交易。(4)订立外汇保值条款在出口合同中规定外汇保值条款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均为同一“软币”。确定订约时这一货币与另一“硬币”的汇率,支付时按当日汇率折算成原货币支付。②“软币”计价、“硬币”支付。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