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常做出一些让老师心惊胆战的事。因此,老师总是把更多的信任和班级职务留给女孩,男孩们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是低于女孩的。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成了学校里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是我们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想顺利地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男孩们精力旺盛、勇于探险、争强好斗的本性。我们班的小鑫就是这样典型的男孩。为了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课堂上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他,时时提醒他专心听课;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鼓励他积极思考发言。课后,又安排了他一个具体的工作帮他们小组排桌椅。每当走进教室,我总不忘评价一下哪组的课桌椅最整齐。开始,小鑫经常会忘记自己的任务。渐渐地,他们小组的桌椅排得整齐了。我知道小鑫已经开始意识到要承担责任了。
三、心理辅导,积极鼓励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责任心。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地、严格地、有序地、反复地训练,提出各个学习环节的质量要求,指导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其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科学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要经历不断地反复。如果老师不能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行为的反复,很可能造成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教师的目光像阳光,孩子好比一棵果树。果树上有果枝(优点)和疯枝(缺点)。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疯枝上,疯枝就会越长越旺,最后颗粒无收;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旺,最后必将硕果累累。因此,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我总是尽量原谅他们不断反复出现的坏习惯。当他们犯错时,耐心而真诚地告诉他们:“老师相信你下次会表现得更好。”当他们稍有进步时,及时表扬,甚至于放大那原本微小的闪光点,不过早地给孩子贴上道德的标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是具有感染性的,孩子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了,对老师的话越来越容易接受,自然对自己“男子汉”的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f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单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也是孩子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有时远远超过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基石。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单单爱孩子们,母鸡也会这样做,可是,要善于教养他们,确是一项伟大的公共事业,必须具有相当的才能,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因此,我常与家长们联系,让他们了解培养男孩子责任心的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