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物质的密度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基本属性。解析本题以测量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为载体考查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的常规方法,进一步探究密度小于水、具有吸水性物质的密度的测量方法。对实验探究进行评价、反思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通过实验评价,考查学生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加强了从规范操作、评价等方面考查科学探究的力度。测量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的方法有多种,设法测出物体的体积是测量的关键,可以使其吸足水后再用量筒测体积或用细沙代替水的方法等。这种以考查测量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密度的实验探究是一次有意的尝试,有利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634.小明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感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于是猜想,小球往返例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摆长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小明用图5所示的装置,对猜想进行探究。(1)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间;在质量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小明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的条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针对猜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2)为了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方法。。图5是为了使学生将学习摆长不变的条件下,用件下,小球往返摆动一物理量测量值m1g6V1cm3370V2cm3m2g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具有吸水性测量提出一法。
解析在解析《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确定为既是科学内容又是研究方法,解析
4
f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事实求是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涉及部分要素。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重视科学探究的考查,以往试题中对控制变量法的考查,集中在通过分析实验情景、数据图表,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今年试题通过“小明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感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考查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评价等科学探究的要素,同属于控制变量法,但调整了考查角度。加大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是2009年物理试题的特点之一例740.小明学了家庭电路知识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