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很长时间,可以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发生了深刻有效的变化。但是在很多环节上还是存在问题,比如课程教学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等等。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于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8001学校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改善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需真正把握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物理学科是一种和生产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综合性科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思维方式应该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思维方式的可塑性较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非常有利的时期,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在具体的
f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入新课”这一个教学环节。新课的引入方法有很多种,可通过提问学生新课的相关问题引入新课;可利用对新课问题的设计引入新课;可利用物理学史或民间故事等方法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白炽电灯”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讲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演示引入新课,例如在讲物理课“大气压”这个章节时,可以对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演示,首先请两位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对拉两个半球。尽管两位男同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不能拉开两个半球。这样就使全班学生很自然的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两个半球这么紧地压在了一起呢?这样对于学生思维的调动很有效果,也为教师后来更深一步的分析作了良好的铺垫,最后达到了教师思维和学生思维同步的目的。
2改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规定,需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改变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以乐趣和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