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改变:MCV80fl,MCH27pg,MCHC310gL㈢具有明确缺铁原因:如铁供应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多或慢性失血等。㈣铁剂治疗有效:铁剂治疗4周后Hb上升20gL以上。㈤铁代谢检查指标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下述4项至少满足2项。1、血清铁蛋白降低(SF)15ugL建议最好同时检验血清CRP尽可能排除感染和炎症对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2、血清铁(SI)60ugdl(107umolL)。3、总铁结合力(TIBC)350ugdl(627umolL)。4、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㈥骨髓穿刺涂片和铁染色:骨髓可染色铁显著减少甚至消失、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0~±(正常值:~)、铁幼粒细胞比例15仍被认为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㈦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尤其应与轻型地中海贫血鉴别,注意鉴别慢性病贫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10
f凡符合诊断标准中的的第1和第2项,即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者,结合病史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拟诊。如铁代谢检查指标同时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IDA。基层单位如无相关实验室检查条件可直接开始诊断性治疗,铁剂治疗有效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二、治疗干预㈠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合理喂养,给予富铁食物,注意休息。㈡病因治疗: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取相应措施去除病因,如纠正喂食和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治疗慢性失血疾病等。㈢铁剂治疗:尽量口服铁剂治疗。1、不能进行铁代谢检测基层单位,如患儿符合诊断标准,红细胞形态呈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改变,并具有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明确原因,可拟诊缺铁性贫血,开始诊断性补铁治疗。有条件的尽可能开展铁代谢指标检查明确诊断。2、口服铁剂治疗:采用亚铁剂口服补铁,利于铁的吸收。每日补充元素铁26mgkg餐间服用,每日23次。应在Hb正常后继续补铁2个月,恢复机体储存铁水平。同时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必要时可同时补充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叶酸、维生素B12。循证医学资料表明,间断补充元素铁1~2mgkgd,每周1~2次或每日1次亦可达到补铁效果,疗程2~3个月。㈣疗效标准
补铁34日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日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补铁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4周后Hb应上升20gL以上。
补铁后如未出现预期的治疗反应,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患儿是否按医嘱服药,是否存在影响铁吸收或导致铁继续丢失的原因,应进一步检查或转上一级医院专科诊治。
11
f㈤随访时间:每月1次,干预治疗效果不好应进一步检查或转上一级医院专科诊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