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岁以下,体重达到身高(身长)别体重中位数加2个标准差或以上为肥胖。2、2岁以上,体重达到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BMI(体重指数bodymassi
dex)参照值第95百分位数为肥胖。3、对可疑为病理性肥胖的儿童应进行相应的检查进一步确诊。二、干预㈠婴儿肥胖1、提倡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2、6个月内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无需任何干预,至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3、612个月的单纯性肥胖儿童无需减重措施,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㈡幼儿肥胖干预方法
8
f1、不宜使用任何减重措施,定期监测体格发育情况,适当控制体重增长速度。2、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进食,采用行为疗法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3、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多进行户外活动,减少看电视的时间。㈢学龄前儿童肥胖干预方法1、进行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避免过度进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2、评估健康风险
对筛查为肥胖状态的儿童,在排除病理性肥胖之后,需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有下列任何一项指标阳性者为高风险肥胖儿童,需进一步进行相应检查。①饮食史:过度喂养或过度进食史。②家族史:包括肥胖、过度进食、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③BMI快速增加:BMI在过去一年中增加超过20。④上述各项均为阴性的儿童,则定期监测体重,一年后重新筛查。3、高风险肥胖儿童的干预:对肥胖高风险儿童,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有下列并发症。无条件的机构应转诊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①高血压:收缩压≥120mmHg,或舒张压≥80mmHg②脂肪肝:可通过B超检查确定③睡眠呼吸暂停:可通过症状和相应检查确定④胰岛素抵抗:可通过观察是否有黑色棘皮症或相应实验室检查确定⑤糖耐量异常:可通过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判定
无上述并发症的肥胖儿童,可通过行为矫正和饮食调整进行干预,以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直至身高别体重恢复正常,并需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
9
f生活方式。有上述任何一项并发症的肥胖儿童,需通过行为矫正和饮食调整减轻体重,
减重幅度应控制在每月05公斤以内。㈣随访时间:婴儿每月1次,1岁以上每3个月1次。对有并发症且干预效果不佳的肥胖儿童应转诊上一级医疗保健机构。三、结案标准:身高(身长)别体重恢复正常范围(中位数加减2个标准差以内)。
中度及以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管理一、诊断㈠Hb降低:血红蛋白<90gL。㈡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