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的爱情生活的本身就是政治也就是说李隆基和杨贵妃既是爱情的承担者又是政权的主宰者与社稷安危密不可分。唐明皇为了表达对杨贵妃的宠爱重用杨氏一门还命人快马从岭南运送贵妃喜啖的荔枝即使踏坏了田地、撞死了人命也在所不惜。杨贵妃为了长久独享唐明皇的宠爱不惜用手段排挤梅妃换句话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以损害他人甚至国家利益为代价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本无可指责但身居高位所享有的权力却让这段真情不容于“臣忠子孝”的社会李隆基的“至情”是不道德不负责任的也就意味着给国家和臣民百姓带来危害从而“乐极生悲”引来安史之乱“祸败”招致马嵬之变的生死离别。马嵬之变是“情”和“臣忠子孝”矛盾冲突的高潮唐明皇的“至情”和将士们的“臣忠子孝”意识将《埋玉》一出推到了戏剧的至高点。在六军不发的压力下唐明皇在“情”中犹豫不决杨贵妃在“臣忠子孝”的氛围中自缢此情此景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出两人那难能可贵的爱情如此真挚又是如此深邃。戏剧的上半出让李隆基和杨贵妃经历了“情”与“臣忠子孝”的冲突选择而在戏剧的后半出主要是对情的歌颂。安史之乱中的马嵬之变使李隆基和杨贵妃经历生离死别此后李隆基便陷于无尽思念的痛苦之中这证明了他们的密誓的真诚并因此而感动仙界最后重得“团圆”。这个帝王之家所罕有的帝王与妃子的确成了“恩情美满地久天长”的夫妻。①唐明皇为情舍弃至高无上的帝位和政治责任
f证明了“情”之伟大足以超越一切。尽管戏剧的发展是在安史之乱的宏大历史背景下但悲剧中心是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所受到的创伤还属于以情感为主体的悲剧。正如开篇【南宫引子满江红】所云“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突出了这个“情”字正是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情间接让唐明皇误重用杨国忠以致酿成国难。他们的爱情是带有作茧自缚、自食恶果性质的。虽然李隆基和杨贵妃在现实的情节上不能拥有圆满的结局但作者刻意让两人在仙界里重逢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剧的悲剧气氛。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由一系列继发的巧合事件引发的也就是说如果李隆基不是当朝的皇上杨贵妃不是皇上的宠妃两个人只是一对普通的平凡夫妻那么悲剧就不会产生了。长生殿》《的悲剧还是人的悲剧是人的“情”触动了封建等级社会中“臣忠子孝”的底线从而导致了这出爱情悲剧的发生。《桃花扇》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悲剧侯方域是复社名士李香君是秦淮名妓其实这种风流名士与青楼女子的爱情故事在我国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