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臣忠子孝”《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意蕴比较摘要在清初的剧坛上《长生殿》和《桃花扇》堪称是两颗璀璨的“艺术之星”一时大江南北人人争唱洪和孔尚任的作品。这两部戏曲作品均将“情”与“臣忠子孝”巧妙结合但所要传达的思想意蕴却有不同。《长生殿》中主要表现“至情”的悲剧性呼号而《桃花扇》则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体现了“臣忠子孝”的重要性。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情臣忠子孝在清初的剧作舞台上洪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最高这两部戏曲均突破了以往爱情传统题材中才子佳人的模式创新性地将爱情放到现实社会背景之中。洪的《长生殿》取材于人们非常熟知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作者借爱情之口抒发了政治的兴衰之感。孔尚任的《桃花扇》取材于南明王朝的历史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之情抒发了对南明的亡国之恨。这两部作品表面上看来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剧目但实际上有着很深的政治寓意我们从开场唱词中就可以看出【南吕引子满江红】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引自《长生殿》第一出《传概》【蝶恋花】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旧恨填胸一笔抹遇酒逢歌随处留皆可。子孝臣忠万事妥休思更吃人参果。引自《桃花扇》试一出《先声》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两部戏曲的开场唱词中都提到了“臣忠子孝子孝臣忠”的字眼“臣忠子孝”是儒家道德和忠君思想的核心这就明确地将男女爱情与政治斗争、国家兴衰紧密联系起来。两部剧虽均涉及男女离合之情和历史兴亡之感但在“情”与“子孝臣忠”的轻重上各有不同笔者将从悲剧意义、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和叙述方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一、“爱情悲剧”与“政治悲剧”《长生殿》《桃花扇》和都被有幸选入了王季思先生组织编选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虽然都是古典悲剧但二者的悲剧意义是不同的。《长生殿》是一部令人同情的爱情悲剧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悲剧是由于地位、道德等本身合理的力量与主人公的情感需要发生冲突而造成的。李隆基作为封建社会的帝王是“臣忠子孝”的最大获益者但这一独特的身份地位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陷。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