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性);(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专业性);(3)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并不断强化(阶级性);(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封闭性)。2.学校的出现: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便产生了一部分人专门管理生产、掌管国事、从事文化科学活动的可能,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从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
6
f“序”、“校”的施教机构,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3.现代教育的特征:(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4.未来教育:在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未来教育是一种新的理想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为人的发展服务,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四、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一)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的含义(1)广义的发展:是指个人坯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2)狭义的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2.人的发展的特点(1)未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2)能动性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1)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这种规律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人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