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作者:徐梦丽来源:《卷宗》2018年第18期
摘要: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后,引起社会的热烈讨论,而经过调查也发现,近几年,受到性侵的受害者人俗在增多,同性恋趋势也在增长,而我们追根究底才发现这一切源于早期对幼儿的性教育。幼儿求知欲丰富,对所有的事情都想问个为什么,而在面对性的提问时,由于中国的封建思想,使得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逃避这个问题,更有甚者斥责,打骂孩子。然而这种愚蠢的做法,不仅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好奇心。因此,如何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性教育;幼儿园;父母;幼儿;老师
1幼儿园老师和父母必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受中国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谈性色变,不能对幼儿进行很好的性教育。而幼儿早期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园和父母,因此幼儿园老师和父母的责任重大,他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对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英国性心理学家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指出:“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为过,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融贯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分不开的。”他甚至引用“一个人的性是什么,这个人就是什么”来说明性与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关系。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去看待性,明白性教育不只是狭隘的性生理教育,还应该包括认识身体发育、两性差异,以及异性相处之道。因此了解性,不仅能帮助幼儿坦然接受自己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的变化,而且比较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保护自己免于受到侵害,也更能为自己的人生和爱情负责。
“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比如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异;而“性别”指的是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比如我们所说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就是性别的差异;“性别角色”则指的是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于生物的“性”不同,社会对其期待也不同,男女会出现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生理特征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化的结果。了解这三者的差异之后,家长和幼儿教师才能让自己不从心里去排斥行,更好的去给幼儿进行性教育。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知道,从生理的角度看,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性的需要,就如人需要吃饭、呼吸一样,是一种自然本能,正如孟子所云,“食、色、性也”,《礼记》所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均表明人生来就有食欲和性欲两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