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标
准操作规程
概述抗肿瘤药物是指能够直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
胞生长或增殖的一类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肿瘤细胞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干扰大分子物质代谢、干扰微管系统、抑制拓扑异构酶等。
本操作规程包括与抗肿瘤药物申请临床试验和申请上市有关的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内容其中着力强调非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非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一方面为抗肿瘤药物的非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要求引导科学有序的研发过程使国内此类药物的研发更趋规范和合理
本操作规程仅代表目前对抗肿瘤药物非临床研究的一般性认识。具体药物的非临床研究应在本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物的自身特点制订
164感谢聆听
f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
建立一套包括抗肿瘤药物体内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及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抗肿瘤药物安全性和作用新机制的研究
①有效性研究
抗肿瘤药物有效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受试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强度、抗瘤谱等,为之后的安全性评价以及临床试验中适应症、给药方案的选择提参考信息。
②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1)估算I期临床试验的起始剂量(2预测药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3)预测药物毒性的性质、程度和可逆性;(4)为临床试验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研究计划:
264感谢聆听
f抗肿瘤药物体内筛选试验标
准操作规程
(a)小鼠急性毒性测试
按照急性毒性
测试的常规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腹腔注射
方式给药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突出的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参考给药小鼠体重变化情况,评价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确定小鼠体内抗肿瘤
活性测试的给药剂量
(b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
根据动物
体内抗肿瘤活性测试的标准方法,选用昆明种小
鼠,皮下接种肉瘤S180或肺癌H22瘤株,选择体外活性突出且急性毒性较低的化合物,设定合
适的剂量通过腹腔注射方式给药,以临床常用抗
肿瘤药物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测定肿瘤
生长抑制作为体内活性评价指标。(c)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化合物的继续合成
申请保护范围较大的专利合成部分可能具有良好活性的新的化合物拓展研究范围发现活
性更强的化合物并申请新的发明专利并可针对
具体化合物申请从属专利,延长高活性化合物的
保护期限。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