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留守儿童中小
学生和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相似,而非留守儿童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远
好于中学生。
人际关系心态自我意识
表4留守儿童中男生与女生身心健康状况的比较
男生
62
女生
14
t值
±85
±73
±
±
±
±
f控制力身体状况家庭关系总分
±
±
±
±
±
±
±
±
对留守儿童中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较,没有发现任何显着差异,说明男生和
女生在各方面发展状况相似。
表5父母打工不同年限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的比较
人际关系心态
自我意识
控制力
身体状况家庭关系总分
f
605
701
865
271
另外将父母外出打工的年数分为三组,第一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15年,第二组父母外出打工610年,第三组父母外出打工11年以上,对三比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如表5)没有任何显着差异,说明父母外出打工时间长短并不是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2、主观题总结归纳留守儿童中98的希望父母来参加,2不希望父母来。如果不他们来不了,50的同学感到自卑,45的同学感到伤心,3的同学理解父母,个别同学感到失落、孤独、失望等。非留守儿童中95的希望父母能来参加,只有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只有2的同学不希望父母来。如果父母不能来,80的同学写到“我会很伤心”,10的同学选择理解父母,另外还有个别同学写到失望、难过、生气、自卑、矛盾、庆幸等。通过对比能明显看出留守儿童的自卑感高于非留守儿童,在有关父母问题的回答上,留守儿童显得比非留守儿童要敏感。另外在一名8岁非留守儿童的问卷上,出现了“我认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很可怜、很可悲”这样的回答,说
f明了他们这个年龄已经意识到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某种界限。六、深层分析
1、环境变化由于留守儿童在留守的过程中其生活环境或社会位置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需要留守儿童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这一要求对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留守儿童而言是较难达到的要求。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越界越界是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而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主性一些留守儿童往往难于顺利的适应这种越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留守儿童对于环境的适应往往依据自我的感受来实行如“一直生活在过分保护性养育态度下的儿童在家中的几乎一切行为要求均易得到满足其生活因此会充满自信乃至仿佛成为万能的强者”当他们一旦从原来的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转化为与祖父母辈共同生活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