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电机拖动、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化系统应用、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等18个实验实训室。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设备总值约800万元。每个实验、实训室都按照专业建设标准要求进行配备,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富士康科技集团等,满足本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任务。3.教学资源学院图书馆不断加强本专业藏书投资力度,本专业图书资料合计三万余册,专业期刊三十多种,生均专业图书近八十册满足教学需要。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近年来逐步增加电子文献的入藏力度,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电子图书和光盘音像等电子型文献,适应网络环境下学院师生的信息需求。依托行业、企业等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在优先选用近三年优秀统编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以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编写特色教材、实践指导书。根据专业需要,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对所设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及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相关课程教学资源,并将课程的教学资料、试题、实训指导手册、典型教学案例影像、实训项目、模拟仿真系统等主要内容建成综合性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资源使用和教学过程中,保证对现有的课程资源更新和完善,做到资料规范、齐全,更新及时。4.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实施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使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践探索项目化教学法,教学手段由单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向利用仿真软件教学、实训装置教学、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转变。5.教学评价采用了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素质相结合等多元化、多样化、全程化的评价考核方式。不但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校内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职业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