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
作者:刘凤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5期
摘要:盈余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便成为了会计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近年来上市公司信息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公司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频发,严重的损害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因此,本文重在研究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分析其产生的动机,旨在为治理有盈余管理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引言
本文旨在研究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对盈余管理的动机中的契约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进行分析,文章以文献综述为核心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并筛选出部分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盈余管理基本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起,盈余管理便已成为西方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领域,在近40年的研究过程中,会计学界对于盈余管理本身的界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雪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盈余管理定义为:管理层有目的地运用主观判断去干预财务报告以及合约构建,从而误导公司利益相关者或是影响公司相关合约的结果。简而言之,盈余管理是一种“披露管理”。这一定义虽广为学者所接受,但与此同时,有些学者也针对这一定义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对于研发费用这一比较特殊的项目,公司应当设置一个适当的研发费用限制,从而有效的控制研发费用资本化,在这一情况下,运用合理的会计判断去降低收益,能使公司的财务报告更为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情况,同时更为可靠地反映公司未来的发展预期。盈余管理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定义是由斯科特(2000)提出的,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得经营者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或是公司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换言之,盈余管理是一种“会计政策管理”。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一种界定,学者们关注的重心都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因此,研究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认识和了解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契约动机
沃特和齐默尔曼(1987)曾指出,对于公司的薪酬委员会和债权人而言,“看穿”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需要花费高额的成本,因此,契约关系便成为了公司和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这种契约关系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借款合约
债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