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建设上仍是停步不前。
总之,无论是从教育需求还是社会需求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第三节“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及内涵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入发展、人才转型的需要,一个新的课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各级职业学校面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队伍的特色和重点。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的必走之路。但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性的解释。一、“双师型”教师的提出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职业教育体系中一度出现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重升学、轻就业的情况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促使我国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师资能力结构单一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而提出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今后职教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二、“双师型”教师的认知误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出,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自身的发展和人才
4
f培养的内在要求。自原国家教委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个说法以来,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的看法和表述不一,众说纷纭。因为国家还没有出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条例,所以有的院校干脆根据自己对“双师型”的理解来制定“双师型”素质的标准,这就使“双师型”的认定愈来愈多样化。当前对“双师型”内涵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误区:
1、“双师”说认为双师型就是教师和技师型,即“双师型”教师既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技师的实践技能,使专业理论课教师技能化,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化。2、“双证”说职教界对“双师型”教师有一种理解,认为持有“双证”的教师就是“双师型”教师,“双证”即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这种认为从形式上体现了“双师型”教师要重实践的特点,却忽视了在职业资格认证不健全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水平是否等价。以此为依据作为是否是“双师型”教师认证的标准值得商榷。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拿证而考证,让人替考获证,拿钱买证,或干脆伪造假证的情况数不胜数。甚至有部分资格认定机构为了利益而不惜降低资格认证标准,有的干脆直接卖证。这就大大地削弱了职业资格考证的严肃性,也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导向。3、“双能”说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既有作为教师的职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