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就……”的句式提出了很多问题。这样由引导到启发,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减缓了学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的坡度。因此,教师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要坚持由扶到放、逐步提高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说。
三、修改完善,让问题更适合学生研究
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特别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成话,很难清楚地表达一个意思。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心里的想法不相吻合;有的学生提出的想法根本就不是问题;有时一个学生能提出几个问题,但不着边际的问题占多数;等等。这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其实不然。语文教师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责任,但他们大都是训练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后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至于训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内容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一个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想一想,提出什么问题合适;然后,把想到的问题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听一听同学的意见,对问题进行修改;接着是写一写,把问题写在本子上,自己疏通一下语句;再论一论,把语句比较通顺的问题拿出来与小组成员讨论,从几个问题中选出一两个值得研究、适合研究的问题;最后摆一摆,由一名学生代表小组,把小组讨论出的一两个问题展现给全班同学。以上活动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论一论摆一摆”。
学生展现出来的问题有很多,有的与本次活动主题无关;有的不是问题或者根本就不成话;有的是问题或接近问题。而是问题或接近问题的,有的适合学生研究,有的不适合学生研究。适合学生研究的问题不止一两个,有的问题适合这部分学生研究;有的问题适合那部分学生研究;有的问题适合其他学生研究。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有效的指导。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修改语病、疏通语句,使学生掌握对问题进行甄别、筛选、合并、修改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确,我们每一位指导教师,都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切条件,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责编钟伟芳)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