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监测制度
为掌握顶板的活动规律,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围岩稳定状况监测工作,特制定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一、组织结构组长: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成员:生产技术部科员及采掘区队技术员。二、职责界定总工程师:对全矿矿压监测负总责。生产技术部部长:矿压监测日常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职责:负责本区队矿压监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组职责:负责编制矿压监测设计及日常矿压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三、掘进工作面管理1、煤巷矿压监测应符合如下规定:⑴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试验并做好原始资料记录。⑵顶板岩性观测孔同时作为顶板离层仪孔使用,施工单位必须按时、按指定地点施工。⑶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同时建巷道位移测站并定期测读,队长负责顶板离层仪和巷道位移测站的保护管理。⑷顶板离层仪安装必须有本队技术员在现场监督。技术员负责顶板离层仪的数据测读。
f⑸巷道位移测站由技术员在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同时建立并定期测读。
⑹巷道围岩移近量采用测枪、测杆或其他测量工具量测。巷道每隔100~200m布置一个围岩移近量监测站,对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均应进行监测,当发现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一直保持较大值时,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⑺锚杆受力状况采用测力锚杆或锚杆液压枕监测。巷道每隔300~500m布置一组监测点对锚杆受力状况进行监测,特殊地段可适当加密,每组监测点至少监测4个部位(顶板2个、两帮各1个)。
2、岩巷矿压监测应符合如下规定:⑴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定期对锚杆及锚索进行拉拔力试验并做好原始资料记录。⑵定期做混凝土强度检验:将混凝土喷在35cm×45cm×12cm的摸板内。喷射时与实际结构部位相同,并在相同条件下养护28天。用切割机去掉周边,加工成10cm×10cm×10cm的立方试块,进行试验。强度标号不小于C15。3、施工单位将竣工巷道移交给接收单位时,连同巷道内顶板离层仪、牌板及资料一起现场交给接收单位,接收单位负责对巷道内顶板离层仪和牌板的保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把相关锚杆支护监测资料移交给接收单位技术员,接收单位技术员继续对顶板离层仪进行测读,做好原始记录并存档。4、施工单位每周二上午技术例会上将监测数据交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收集整理,结合钻孔探测资料,质量抽查情况等进行汇总,报送矿领导。
f四、综采工作面管理1、采煤工作面矿压监测指标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