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包括“三量”及围岩破坏特征。“三量”:包括顶底板移近量、支架载荷量、支柱(活柱)下缩量。围岩破坏特征:包括端面距及端面冒高、煤壁处切顶台阶数目与高度、煤壁片帮深度、顶板切顶线位置、采空区悬顶状况和冒落情况等。2、综采(综放)工作面矿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机头、机尾的端头支架或过渡支架处各设一条监测线,工作面内每隔10架支架设一条监测线。⑵移架前观测支架工作阻力,移架后观测支架初撑力,每一循环量取立柱下缩量,统计顶板破碎度、采空区顶板冒落状况及支柱安全阀开启率,并做好记录,按循环及时填入统计表中。⑶用采集器定期采集资料,并输入系统进行分析。及时整理观测数据,绘出压力曲线图,分析判断顶板来压情况,采取相应措施。⑷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每班要有专人监测一次。正常回采期间,每天监测一次。3、采煤工作面两巷(仅指煤巷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测站沿用巷道掘进期间的,在采煤工作面投产前,原施工单位必须将巷道矿压监测资料报矿生产技术部(科)审查后,移交给采煤区队。⑵采煤区队应每周对巷道内的测站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及时整理数据,分析顶板离层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正常回采的工作面,采煤区队每旬或每月必须将观
f测、记录、整理、分析的矿压资料移交生产技术部,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矿压观测报告,由分管领导签字,以便指导生产。生产技术部矿压观测人员,必须对每个采煤工作面进行每月不少于2次的监督、抽查。
5、新投产的工作面,采煤区队要根据矿压观测设计要求,每班进行观测记录一次,直至放顶结束。采区要及时将原始资料、分析结果移交生产技术部。
附件: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f矿压工作管理办法
一、管理制度1矿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履行其工作职责。2矿压人员所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工作中不得弄虚作假,否则,将按违反矿规章,从严处理。3对所测数据必须每天做表报送有关领导及施工单位。4对每天观测的情况,应及时向部领导汇报,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5矿压仪器损坏或仪器读数不准(数据不清)的,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对人为造成矿压仪器损坏或仪器读数不准(数据不清)的,对责任人按仪器原值2倍处罚。二、监测规定1回采工作面原则上必须每班有人跟班监测,特殊情况时,每天至少有一个班跟班监测。2对锚网支护的巷道每30~50米或每300根锚杆测试一次,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必须找出原因,督促施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