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课题学科
相关内容
教学基本信息
音乐
《木瓜恰恰恰》
学段
中高学段
年级
核心内容: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音乐与相关
文化
相关内容:感受与欣赏、创造
是否已实否
施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律动,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二)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学”,认为学习者的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在教学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1、歌谱分析《木瓜恰恰恰》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6课的歌曲,《木瓜恰恰
f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F大调44拍,中速稍快的速度,歌曲为再现三段体,大调式。一乐段四个乐句,每个乐句节奏相同,都是弱起,第一第二乐句是变化重复,采用了恰恰舞曲的体裁。二乐段采用平行的两个乐句,变化重复,连续的切分音对情绪有推动作用,也是歌曲的高潮,更是歌曲的难点,采用叫卖调的歌曲形式。三乐段也是四个乐句,同A乐段相同。从歌词分析,A乐段歌词介绍水果,B乐段歌词
叫卖水果。歌曲中“
”节奏的运用,是歌曲显得活泼而富有生活情趣,
更使歌曲充满了异国情调。
2、音响分析配套磁带提供的音响:
1范唱
F大调
44拍
中速稍快(120)
童声齐唱
音质较好
歌词演唱较清晰
“恰恰恰”处是打击乐演奏的
2伴奏
C大调
44拍
中速稍快(120)
中速稍快(116)
“恰恰恰”处有打击乐伴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
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演唱,在老师的引
导下能够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
在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能力上还略显不足。聆听新歌曲时,能够跟同学分享所
f听到的音乐基本要素,区分相似的乐句,学生具有识读乐谱的能力,但视谱速度较慢还不够熟练,音准也需要继续加强。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