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下滑的时期,消费者的支出随之减少,由此引发了百货店与其它新型业态之间、百货店与百货店之间激烈的竞争。百货店经营出现危机,利润减少,一些百货店宣布破产,其它的则改变经营方式,向与其它业态的交叉处、边缘地段挺进发展。一些百货店由经营各类产品转型为专门经营自身擅长的一类产品,一些百货店放弃了整体零售经营而成为为租户提供零售经营场地和经营其它房地产的土地租赁者。日本消费者讲究新鲜,可在零售店中随时购买的商品家中基本不存放,每次购买生活必需品后会立即消费掉,再加上日本国土相对狭窄,人口密度大,因此构成有特色的零售格局:各种业态齐全、网点密集、充足,提供多频率、小批量、准时配送等完善的服务。日本零售业店铺密度大,为91家万人,欧美各国约5060家万人,便利店在日本十分发达,711(便利店)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便利店在日本找到了最适宜的土壤。另外,超级中心、百元店(所谓的100日元、
f99日元店)在日本近些年也发展迅速。日本邮购销售额在零售业销售额下降的20002004年间,却稳步上升,邮购商品主要是衣服、床上用品等。韩国自1996年开放流通市场后,10年间折扣店、便利店、无店铺数量增加,而百货店和小规模零售店数量逐渐减少。销售额上,2003年后,百货店销售额下降,大型超市销售额也减少,而相比之下,大型折扣店、便利店销售持续快速增长。韩国零售业态销售额指数与增减率(韩国零售业态销售额指数与增减率()2002年业态名称百货店大型超市大型折扣店便利店其他大型店无店铺销售其它零售店指数110195815381958125217961001增减率47092753214838213指数103496616712392109817199162003年增减率67081334341547785指数9518981768247689917009492004年增减率807058351811117
资料来源:韩国统计厅,不变指数:2000年100
(三)、各业态的集中化、组织化、国际化趋势(沃尔玛现象)仍在加强,但与此同时,强调)、各业态的集中化、组织化、国际化趋势(沃尔玛现象)仍在加强,但与此同时,各业态的集中化个性、多元化、民族化、保护本地中小零售业的潮流(反沃尔玛现象)个性、多元化、民族化、保护本地中小零售业的潮流(反沃尔玛现象)也有上升势头在不同水平(国家级、区域级、本地级)上的所有业态都增加了市场集中度。2003年,美国前三位的药品杂货店、折扣店、消费类电子商店分别占据自身业态的30、85、36的市场份额。现在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