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李沧区教体局教研室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经验概括化的中介,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和具有范式意义的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一、“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活动建构为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生命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二、构建“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掌握学习理论(二)活动教学论(三)建构主义理论(四)“课堂生命说”三、“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教学流程:目标导学→活动建构→当堂达标教师活动:设标创境→指导尝试→测标矫正学生活动:学标质疑→自主建构→达标巩固四、“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f(一)目标导学(约510分钟)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然后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或导学提纲,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二)活动建构(约2030分钟)
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活动的前提下,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有层次地呈现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和展示,捕捉信息,及时矫正;通过引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思维助跑,提高自学能力、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生命的多方面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和“个性发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流程一般为:梳理问题独立思考活动探究协作交流灵活运用展示反馈。(三)当堂达标(约510分钟)
这是课堂的关键环节,检验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学科、课型、教学内容确定,通常以检测题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