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时也应如此,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给诸葛亮的一封信》用诸葛亮失街亭之事来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开头从不赞成诸葛亮的观点写起,引起阅读兴趣。接着把失街亭的责任分析得清清楚楚,以及诸葛亮在此次战争中的功劳和收获,从而和现实社会相联系。层次清晰,内容一目了然。借古说今,手法多样。巧妙评价失街亭中的功过是非,并把它们有机的组织起来,适当点评,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联系社会实际,使内容更为深刻。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惊悉街亭失守,阁下追思先主遗言,思过责己,且自贬三级,窃以为不智也。先生既为中华智星,又有鬼神不测之机,应善为自谋,如何能陷自己于不义,自毁前程呢?小子虽不才,也愿为先生谋划一二。其一,街亭之失,马谡之过。两军相接之初,先生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且一一授以战术要诀,可谓劳心尽力,周详之至。然马谡违先生节度,举动失宜,最终失了街亭。先生完全可以舍车保帅,将干系推得一干二净,何苦大包大揽呢?自古刑不上大夫,先生贵为一国丞相、三军统帅,即使担当领导责任,亦不过检讨反省、做做样子而已。而先生竟自贬三级,亦太过耳。其二,失掉街亭有过,保全军民有功。街亭既遇险,先生并未惊惶失措,而是指挥若定,设疑兵扰敌,设伏兵断后,令修剑阁,以备归路,使蜀兵尽回汉中,且智收姜维,拔天水、
f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入蜀,粮草辎重并无一失,保存了出祁山、定中原的实力。更不用说于空城之上,焚香操琴,以一人之力拒十五万魏兵。如此看来,先生非但无过,而且有惊天地,泣鬼神之功。而先生居然不懂辩证法,看不到北伐的大好形势,只盯着阴暗面,钻牛角尖。先生虽谓孔明,何其不明也!其三,可虚美,可隐恶。街亭之失,往好处想,可以说为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积累了经验(哪怕是负面的)。按时下的说法,只当交了学费。先生一出空城计,军民看得真切。可以差一干笔杆子写成《三尺瑶琴退雄兵》的长篇报告文学,在《蜀国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曾嘱咐,马谡其人不可重用。这段历史委实对先生不利。但除了先生之外,直到如今还在搞什么失街亭,谁之过的讨论。有人更是把矛头指向先生,说什么知人不明,用人不善,严重影响了领导的威信。以后的工作如何开展?真是成也宣传,败也宣传哪!先生深谙行军用兵之理,于为言之道则一窍不通。长此以往,怎能不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故为先生谋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