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六)
高考作文201406030145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巧用课本素材(六)
第五篇文化篇
写作素材中有一类素材,是具有文化因子、富含文化底蕴的素材。这一类素材把古典的意境、闪烁的古诗词、熟悉的历史名人、精致的文言句式集中在一起,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音律中,直奔一个主题,那就是让它们的组合形成一种强烈的氛围:文化氛围,让文化的芳香蒸腾成一种绚丽斑斓的祥云,成为与个人思想结合的有机载体,成为考生写作作文的一种鲜明特色。这样的素材教材中随手即可拈来,是中考作文制敌取胜的又一绝招。2009年浙江满分作文《这就是幸福》一文中写道: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幸福,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一种幸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幸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幸福……既然我们不能拥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幸福,那就让我们张开双手拥抱一个个平平淡淡的幸福吧!本段精美的排比引用句盛满了古典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幸福的种种含义,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让疲劳繁重的阅卷突然变得兴奋。该考生文学底蕴丰厚,从古今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把相关幸福的诗句组合在一起,以表达新的主题和新的幸福观。思考怎样让作文具有文化味一、着眼文化遗产,高屋建瓴。请看2008年四川成都考生《震撼心灵的一幕》中的片段:
f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姜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这篇满分作文的片段中融入了“秦始皇的兵马俑”“隋朝大运河”“孟姜女”“纤夫”等文化遗产的元素,从“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这个角度,表现文化遗产的流逝性,呼吁人们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表明中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我们必须精心的呵护它,论证有力,语言酣畅而淋漓。二、巧入文音书画,缤纷环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文音书画,集合文学、音乐、书法和绘画于一体,将其用在作文中,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