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的对立统一因素。《逍遥游》中,鲲鹏的空间就比斥、学鸠的世界广大得多,自由得多;列子御风而行的空间,又比鲲鹏更自由自在;然而至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游于无穷,又比鲲鹏、列子更自由,更无限。尧拥有天下之广大与美,但尧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然丧其天下,以天下为不足道。十分有趣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何要在桃花源的入口处,虚构一个非常逼仄的山口?这正是诗人从道家庄子那儿化来的形式。他要使进桃源的人首先感受到某种挤压感、
f某种逼仄与紧张,象征着现实人生的种种拘束,然后挣扎而出,伸张到一个开阔自由的豁然开朗的空间。此种心理空间体验为后代许多诗人所接受,遂形成中国山水诗中一个不易被觉察却深深联通着庄学精神的思想传统。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后刘备三顾草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摘自《出师表》课本链接《蜀相》《八阵图》1机遇和责任同在。《出师表》一文中阐述了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更写出了他的责任之心。2自信、乐观才能有所成。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有了自信,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不应妄自菲薄。3亲贤臣,远小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君子,也会有小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君子执政,勤政、廉政、善政,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工作顺心;小人当道,懒政、贪政、擅政,上下异心,离心离德,工作揪心。即使当权者皆是谦谦君子,如若身边无君子相随,却有小人相拥,则事业难成。而我们在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