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监督检查工作
人员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如实反映检查测试中发现的
问题。对于检查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时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并就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与相关业务部门达成一致。监督检查的结果和
改进建议应当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复核和验证。
3、编制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包括:
f1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即《XXXXX乡中心学校内控规范》
和单位相关内部管理制度;
2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范围,即全面检查评价还是就某特定业
务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
3内部监督检查和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即内部监督工作流程以及
现场测试采用的主要方法;
4以前期间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情况;
5本次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改进意见或建议;
6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有效性的评价、结论及改进意见和建议。
对内不能控制建立和执行有效性评价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侧重于单位层面内部控
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内部控制建立的合法性,即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建立过
程中,是否做到以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前提,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相
关规定以及《XXXXX乡中心学校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依据。
2内部控制建立的全面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覆盖了所有经
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各相关部门及
工作人员和相关工作任务都具备约束力。
3内部控制建立的重要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重点关注了单
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4内部控制建立的适应性,即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否根据外部环境
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自身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关键控制
f点和控制措施。
二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主要侧重于业务层
面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各个业务控制在监督检查期内是如何运行的。
2各个业务控制是否得到了持续、一致的执行。
3相关内部控制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内部控制措
施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4执行业务控制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权限、资格和能
力。
4、提交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应当提交单位负责人,由
单位负责人对拟采取的整改计划和措施作出决定,以改进单位内部控
制。
5、应用自我评价报告。自我评价报告应当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完
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和考核评价相关工作人员的依据。
对于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提出表扬表
彰,对违反内部控制的部门和人员提出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