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国家明确的标准、
范围和程序;内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f3、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是否明确;授权
审批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审批就办理业务的情形;是否
存在越权审批、随意审批情形。
4、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并得到落实;关键岗位轮岗制度是否建
立或采取了替代措施,是否存在不相容岗位混岗的现象。
5、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
资格和能力。
第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情况,具体包括:
1、预算业务重点检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制度否建立并得到
有效执行;预算执行分析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预算与决算
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全过程的预算
绩效管理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2、收支业务重点检查:收支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执行;
印章和票据的使用、保管是否存在漏洞;相关凭据的审核是否符合要
求;定期核查的机制是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3、政府采购业务重点检查:府采购活动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
到有效执行;政府采购与财会、资产管理等岗位之间是否建立沟通协
调机制并得到有效执行;政府采购申请的审核是否严格;验收制度是
否建立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等。
4、资产管理重点检查:各类资产是否实施归口管理并得到有效
执行;是否按规定建立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等
财产保护控制措施并得到有效执行等。
f(三)监督检查程序
1、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内部监督机构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
案。方案中应当明确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实施计划、人
员构成等相关内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监督
检查。
2、实施监督检查:
第一步,内部监督机构获取相关的文件和资料,掌握内部控制建
立情况。例如,单位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图、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岗位责任书,以及相关的财务数据等。通过
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内部控制在建立上是否覆盖了单位的全部
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是否针对风险点选择了恰当的
控制措施以及以前期间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等。
第二步,根据了解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确定监督查的范围和重
点,综合运用各种检查方法对内部控制建立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
试,记录测试结果,编制工作底稿。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查找内部控
制缺陷。
第三步,复核和验证。在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