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1焦虑及恐惧;○2依赖性增强;○3自尊心增强;○4猜疑心加重;○5主观感觉异常;○6情绪易激动;○7孤独感;○8习惯性心里;○9害羞和罪恶感;○10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1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意义。对护理实践的意义:1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2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感;3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未表达的需要;4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对护理理论的意义:为护理学提供了理论框架。对护理教育的意义:为护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框架。对护理管理的意义:调动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对护理研究的意义: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思路。2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可预测性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关键期3压力的预防原则。1减少压力的刺激3减轻压力反应
2正确认识评价压力4寻求专业帮助
4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P81为病人创造轻松的康复环境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5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P82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6工作疲溃感的过程。P84热忱期:怀着理想进入工作岗位,充满希望,有强烈的工作目标。停滞期:此期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工作热情开始下降。挫折期:开始感受到角色与自我期望的冲突,出现身体、情绪及行为方面的问题。疲溃期:失去工作热情,视工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对病人漠不关心,没有同情心及工作责任感,严重者会辞职或调换工作岗位。7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特点单向性主动性微弱单向双向性平等合作适用范围难以表达意志的病人病情重但意识清醒的病人慢性病病人;良好教育者护士主动主导指导平等合作病人被动从属积极合作主观能动平等合作
护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f8沟通交流的层次。一般性沟通事务性沟通分享性沟通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9评估的方法。P142交谈观察体格检查阅读10资料的分类。据来源分类:1主观资料(来源既可以是病人本身,也可以是病人家属或对病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的人)2客观资料据时间分类:1既往资料2现时资料11资料的收集途径。服务对象(重要来源)服务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其他医务人员服务对象的病历和记录医疗护理文献12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和标准。现存的护理诊断:是指服务对象评估时正感到的不适或存在的反应。潜在的护理诊断:是指服务对象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