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分析及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在逐年递增,但是,与此同时,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在逐年上升,未就业的大学生一年年地累积,越来越多。这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实际工作岗位存在严重的缺口所造成的。要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从短期来看,就一定要提升大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普遍被社会所认可;从长期来看,就必须对现有的教育机制和社会体制进行调整,这样就能培养出更多知识全面、工作能力强、更具有竞争力的大学生。二、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某一高校在校庆时对校友进行了关于就业问题的调查。调查显示:1.在大学期间对未来就业取向和职业规划,“想过,但不是很明确”的高达6284,“明确有过考虑”的仅占总人数的3591。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缺乏对未来的定位,以至于没有找准目标而作努力,最终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2.在就业求职时,大学生们认为能够提供帮助或影响最大的人中,4672的选择了“父母或其他亲人”,而选择“自己”的是3895。可见,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方面还不够独立,较多地依赖父母和家人。3.在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中,表示“不满意”的占2719,“很不满意”的占1602,选择“一般”的占4528。这一结果表明:为了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学校的就业指导还有待加强。4.在对学校授课的评价中,有7332的人认为“学校重理论,轻实际”;4214的人认为“教学死板,创新不足”,对“学校授课满意”的人连1都不到。5.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将“实践经验”作为考核条件。在回答“在求职时,感到什么因素最为困扰”这一问题时,“没有相关考证”的占3142,选择“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等”的占3324,认为“自身缺乏实践经验”的高达6918。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就业竞争力,它是一个人的行业认知、市场判断、智力、专业背景、文凭、情商、职业眼光、定位,个性化经历、相关经验、业绩、综合素质、市场机遇的掌控力、就业思路、求职的实战技能和面试的表现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合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致有以下几点:智力、专业背景、文凭,但是仅仅拥有这三点,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根据校庆对校友所做的调查,我们可以把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分为以下三种:大学生自身因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