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分泌物,上升至98,本组患者平均单肺通气时间40100mi
平均60mi
,循环功能均保持稳定,未发现明显心
f律失常,手术时间60130mi
平均80mi
,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张性肺水肿和肺不张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无复发。3讨论VATS属微创手术,患者平均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但由于手术本身和单肺通气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大,因此围术期麻醉管理非常关键。31术前准备肺大泡患者术前常存在严重气胸,麻醉前应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避免麻醉诱导至开胸前因辅助或控制通气时胸腔压力过大,肺大泡膨胀破裂出现张力性气胸导致呼吸循环骤停,因此麻醉诱导力求平稳,插管手法轻柔,避免呛咳,屏气使肺内压增加。32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的关键是双腔支气管插管到位和单腔通气的管理,术中单肺通气使患侧肺保持萎陷,保持良好的手术野是保证VATS顺利的关键,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双腔导管及麻醉诱导平稳是顺利完成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前提,有报道24的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后改变体位后因颈部屈曲或后仰而导致导管位移,移位度高达3cm[36]本组有2例发生位移,有一例插管后平卧位时SPO2正常,而转为侧卧位SPO2下降至89,经调整双腔管位置和深度后改善,另有一例患者术中单肺通气中SPO2显著下降,气道压高达44cmH2O吸引分泌物,调整双腔管位置,双肺通气后好转。目前有报道使用U
ive
t导管行单肺通气插入和放置与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相比相对容易,尤其适用于术前评估有插管困难者[7]。U
ive
t导管由硅胶材料制成,顺应性佳,对器官损伤小,其自身管径较双腔管任一腔大,在单肺通气时气道阻力增加不明显,对肺组织气压伤比DLT小[8]。33呼吸管理VATS麻醉处理重点是单肺通气的呼吸道管理,单肺通气期间易发生低氧血症,管理要点①尽可能缩短单肺通气时间,单肺通气超过1h者间歇行双肺通气5mi
。②吸氧浓度100,通气侧肺潮气量设置在68mlkg,以免导致肺内分流增加及低氧血症[9]。③单肺通气时由于潮气量减少,可适当增快呼吸频率以维持分钟通气量,保持3545mmHg,4例术中单肺通气SPO2下降明显,必须积极处理,先行双肺通气提升SPO2,判断和调整双腔支气管位置和通气参数。应注意观察气道压,同时听导管呼吸音,如判断有痰鸣音,应立即吸痰,排除引起低氧血症的根本原因,术侧肺持续吸入2Lmi
的纯氧或健侧肺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EEP<4mmHg即可,一般低氧血症均能改善5预防复张性肺水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