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结果无麻醉及手术死亡,无复张性肺水肿及肺不张。结论肺大泡患者在胸腔镜下行切除术。麻醉管理要点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保持良好的双肺隔离,加强手术期间的呼吸和循环监测。【关键词】微创;胸腔镜;肺大泡;双肺支气管导管
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肺组织无挤压,牵拉损伤,肺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可为部分高龄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外科治疗的机会[1],另一方面,VATS需利用双腔道观插管实行单肺通气[2],因此对麻醉医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以来施行胸腔镜下性治疗肺大泡手术16例,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74岁,体重5073kg平均576kg,ASA级,均为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均为VATS下行肺大泡切除术。12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术前常规进行心肺功能测试,术前30mi
肌内注射长托宁1mg,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术中监测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血压IB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力Paw,术前常规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麻醉诱导采用咪锉安定004mgkg,丙泊酚1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舒芬太尼0204mgkg,行双腔支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采用Bro
chocath双腔导管,插管成功后套囊充气确认导管位置良好后,妥当固定导管并于变换体位后再次双肺听诊呼吸音,以确保良好的单肺通气,术中行手术患侧肺完全萎陷,手术对测单肺通气,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416次分,呼吸比1∶15,术中维持泵入丙泊酚23mgkgh按需追加维库溴铵和舒芬太尼,手术开始前行双肺正压通气,待胸腔穿刺针进胸前改行健侧单肺通气。术中气道压力控制在30mmHg以下,维持在3545mmHg,手术侧支气管导管与大气相通,使患侧肺自行萎陷,单肺通气气道压过大或下降者通知改换单腔气管导管,送入ICU,完全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观察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结果16例麻醉诱导均平稳,有12例行左侧支气管插管,4例行右侧支气管插管,插管一次到位14例,有2例改健侧卧位后听诊患侧阻隔不满意,调整导管后改善,手术暴露术者均满意,有一例术中单肺通气下降至85,经过调整支气管位置,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吸引患侧支气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