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静态情境。教学时,笔者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一个贴有“奖”字的大红箱子,然后宣布:我们学校刚刚举行的“小发明、小创造”展评活动的评选结果已经出来了。“瞧,这个箱子里面全是咱们班孩子们赢得的奖牌!电脑快速演示倒奖牌的过程有圆形的金牌、三角形的银牌、正方形的铜牌。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每种奖牌各有多少块呢?”这样变“数图形”的静态情境为“数奖牌”的动态情境,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已有的方法不能正确、快速地统计每种奖牌的块数,从而产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需求,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3变繁为简,使主题图“亮”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有的主题图纷繁复杂,不利于学生获取有用的信息,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化繁为简,对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内容舍而弃之,以利于学生看懂图意,解决相关的问题。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主题图,我们细而观之:有
3个跷跷板,每个坐4人,又跑来了7人这跑来的7人:有的在跑,有的站在一边观看,到底跑来多少人呢?学生各执一词……这些无关的因素干扰了学生有用信息的提取,不容易捕捉到用“乘加、乘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纷繁的主题图进行重组,创设一个简单的跷跷板乐园主题图:有3个跷跷板,每个坐4人,又跑来了7人7人排成一组……等数学信息。这样的简化处理避免了不必要干扰的因素,使有用的信息变得“亮堂”起来,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更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4变单一为复合,使主题图“厚”起来教师们往往误认为主题图只起到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仅用于开头的几分钟,
f接着便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这样,其实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我们完全可以把生活中相近的、有联系的、有对比的情境扩充起来,变单一情境为复合情境,使主题图的教学内容丰厚起来。
如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从主题图1套书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钱?中只能引出本课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个算式,信息量少,主题图利用率低。如果再增补两个人和3个问题的信息量华华买4本要付多少钱?欢欢买8本要付多少钱?阿姨买10本要付多少钱?妮妮买12本要付多少钱?,主题图的内容就显得丰厚了,课堂也变得更加和谐了。学生就可以在同一幅图中同时解决四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的计算起到复习知识技能和了解学习起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