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负数单元解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气温的零上和零下,存折上现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长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于海平面和低于海平面,等等。为了表示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还用学生原有的数概念知识就不够了,这样就自然引入了负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存折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接下来通过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形成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借助数轴对气温进行排序让学生初步辨别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负数产生的意义。
1
认识负数
f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2、体会负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理解负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2、揭示课题。3、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3、教学例2。4、归纳正数和负数。1、教学例1。(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2)教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