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扣除。同时,中央财政正在积极研究包括减免小额农户贷款、农业保险等业务相关的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以及扩大营业税优惠政策覆盖范围等政策。地方财政部门也针对农村金融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如吉林省财政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营业税专项补助、云南省财政对农信社上缴的营业税予以返还等。五是完善支农制度建设。财政部放宽了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授权金融机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涉农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可酌情减免本金和表内利息。同时,将涉农贷款等指标作为加分因素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支农业务对金融机构的薪酬水平产生积极影响,激励金融机构主动支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村金融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仍相对薄弱,运行机制仍有待完善,发展空间仍相对狭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成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创新发展来解决。进一步做好金融支农工作应紧紧围绕支持“三农”发展的根本目标,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市场为取向、以政策为引导,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f(一)着力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机构。农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的骨干力量,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兼顾农户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发挥网点多和贴近“三农”的优势,重点满足农户和农业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性较强的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工企业等有助于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企业;邮政储蓄银行依托自身的结算优势,探索发展适合自身的信贷产品,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点发展社区金融业务,为农民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提高持续服务能力,形成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改革“存量”,进一步完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的功能,深化体制改革,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其次,要引入“增量”,丰富农村金融机构类型。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填补服务空缺,形成多渠道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体系框架。再次,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制度。尽快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建立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促进有进有出的市场有效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