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教师的语言素养
语言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效果,因此,究竟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清楚,准确简洁、合乎逻辑、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并带有幽默感。这是教师应具备的语言素养,现分析如下:
一、规范清楚教师讲课必须语言规范,吐字清楚。授课要用普通话,应把每个字清清楚楚地送到全体学生的耳朵中。教育部于1983年9月发出了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决定,明确规定“普通话是教师职业语言”。因此,教师必须说好普通话。所谓语言规范,首先是语音的规范化。规范化的汉语语音,就是北京语音。发音规范的关键是舌、唇发音动作正确,幅度要够,调值要足,四声要对。其次词语要规范,不能把方言中生僻、土俗的词语混入普通话。最后,语法要规范,要按普通话的语序说话、讲课。吐字清楚,给人以流畅、明晰、优美之感,否则会使人觉得生涩、厌烦。我们可以声乐的“吐字”要求为借鉴,力求说话时先把字头咬准,并根据需要将
f字身引长,然后再把字尾收清,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因此,教师说话和讲课时要做到“发音规范,字头咬准,收音要清”。
为了保证语言规范清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教师说话、讲课的吐字,必须注重技巧,要有一定的艺术加工,力争把每个字说的清清楚楚和善于利用共鸣器官。要改掉吐字不经任何加工的自然说话习惯。要以“心理位置互换能力”设身处地替学生想想,是否听清了每个字、每句话,这样就可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吐字清楚不仅有助于授课质量之提高,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亦大有裨益。2教师要象电台广播员、相声和话剧演员那样练习基本功,要注意发音要领、口型、语调和语速。可以将自己的讲话录下来,与电台广播员的播音的作比较,找出差距,加以改进。只要锲而不舍苦练基本功,语言效果必有长足进步。3语速影响到吐字的清晰度,因此必须注意善于选择恰当的语速。许多研究表明,在保证语言准确、精炼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年级授课,可采取如下语速:1小学授课以每分钟120140字的语速为宜;2初中授课以每分钟150170字的语速为宜;3高中和大学授课以每分钟180200字的语速为宜。
f上述语速只是一般规律,不能绝对化。每个人的神经类型、习惯不同各种内容又有差异,所以语速应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对上述语速“模式”既不能绝对化,又须基本遵循。
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