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课题实验中期报告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黄桂华
光阴似箭,我校市级课题《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行动研究》已进入一年多的研究,本课题在我校三、四、五、六年级进行研究实践。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虽然经历课题主持人的更换,仍得以顺利开展并初见成效,全赖课题组成员开拓钻研的精神,下面作简单小结,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点。一、课题的提出(一)实验背景
在国际交往中,英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李庭芗教授更强调:“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这显示了英语口语作为一种交流形式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社会对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外语教学一直处在重视语言输入,较少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以致于学生考试常能拿高分,但要他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我校地处农村,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氛围,缺少实际的交际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困难。基于这种状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初衷。(二)实验目的
(1)通过在校园内创设英语氛围,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英语情境中敢于说英语、乐于说英语,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f(2)以活动、交际性课堂等为载体,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验到与他人交流的快乐,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情感交流。
(3)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吸收先进的研究经验,探索一套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4)通过实践,研究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5)通过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口语教学带来的困惑,培养出一支懂理论、会实践的教师队伍。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阶段:预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
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水平。2、组建课题组,查阅资料,共同设计、讨论研究方案。3、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必要性、作修订补充。4、搜集资料,撰写课题开题报告。5、确立课题研究的实施范围(36年级)和实验内
容。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年2月2010年7月)1、公布课题方案。
f2、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教师着手记录实验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