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
心得体会
丹桂镇金华小学杨金华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是对新时期教育的新要求。为了响应号召,我积极学习了刘利民部长关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讲话的精神。为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实施奠定了指导思想。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的出台,将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将像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一样引起管理领域的一次深入的变革,同时对课堂改革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从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体系来看,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而且进一步对这五项指标做了指导性的细化:1品德发展水平。行为习惯、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2学业发展水平。知识技能、学科思想方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3身心发展水平。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4兴趣特长养成。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等。
f5学业负担状况。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同时,对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是评价结果的呈现,提出了“分项给出评价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要注重对学校优势特色和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反映,不简单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总体性的等级评价。”这样的指导意见对于多年来倡导的特色办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特色办学将有拨云见日的作用。传统的评价观是静态的、功利的。只看重学生的知识,把学生视为考试的工具,并且将这一功能推向了极端。对学生评价有结论性歧视;功能:功利化倾向;过分关注成绩、业绩和升学率;你这次考了多少分,你看别人教师以考试分数在学生群体中分层分等,导致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没有获得过成功的体验,他们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造成了学生厌学、辍学人数增加。这种评价取向的结果是,只关注了少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新的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