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远低干国际平均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3%之间。二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前面我们已经对目前我国三级教育投资分配结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高等教育投入比例过大,初等教育相对不足,呈现“倒三角”型,这与世界其他国三级教育投资的“金字塔”型分配结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初等教育的重视和投资额度在不断提升,但初等教育的财政投资额占财政经费总额的比例并没有多大的增长。(三)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显著在我国,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等的影响,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投入极不均衡,教育投资的不平衡又导致了地区间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从城乡比较来看,1998年城镇小
f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4倍,城镇中学生是农村中学生的11倍;到了2001年,城镇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小学生的171倍,城镇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是农村中学生的168倍。可见,城乡之间教育投资的差距在不断加大。(四)教育投资的法规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中关于教育经费问题的规定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全面。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规定的逐年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要达到4的目标,至今还能实现,而且比例还逐年处于下滑状态。不仅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三个增长”也没能得以实现。可以说,虽然一些法律法规中对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做了一些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能严格的加以监督和执行,缺乏充分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造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五)教育投资的多渠道筹集不够畅通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资体制,虽然主体框架已建立起来,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还是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近10年的教育投资来源看,政府教育投入、教育税费、社会捐资集资、企业投资等都有所减少,只有个人教育投资在不断的增加。虽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主张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实际上我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渠道筹集还不够通畅,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拓宽,以便于筹集到需要的教育经费。改进的建议:(一)明确政府的主要责任,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二)继续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投资总量;(三)建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