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果患者输液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感,不论是否有渗漏表现,均立即停药,更换输液部位,按外渗处理。对于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患者,除观察上述情况外,只要出现液体流速变慢、穿刺同侧胸痛应考虑药物外渗。发生药物外渗时,应做好记录和评估。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1、外周浅静脉输注时外渗的处理程序(1)残余药及外渗药物的紧急处理:若药物外渗发生在外周静脉,应立即停止输注,在拔针前尽量抽出外渗药物,回抽的血液及液体以3~5mL为宜。应用相应药物的拮抗剂,从原静脉通路注入或在外渗局部皮肤行皮下注射,使拮抗剂更容易接近细胞毒药物,起到最大效果。(2)局部封闭:常用药物有025%~l%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酶、酚妥拉明。(3)应用理化因素处理:①一般处理:在药物外渗的48h内,抬高受累部位,避免局部受压,以利静脉、淋巴回流,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②冷敷、冰敷: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紫杉醇、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h。渗漏初期4~6℃冷敷效果优于中药湿敷,且早期不可热敷。冰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减少药物吸收,并灭活外渗药。冰敷适用于长春新碱类药物引起的静脉
10
f外渗。③热敷: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
春花碱。此类药物外渗局部冷敷会加重其毒性。常规方法是发生渗漏24h后用50%硫酸镁湿热敷,消肿。
④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累及范围。2、中心静脉(CVC)输注时外渗的处理程序:(1)一旦患者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2)尽可能回抽渗出液。(3)给予适当的解毒剂。(4)应用理化因素处理同外周静脉输注引起的外渗。(5)必要时摄正侧位胸片,确定渗液的原因及影响范围,并请外科会诊。
附: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物
立即停止给药,回抽静脉血
局封
根据化疗药物性质给予冷、热敷
选择湿敷或贴敷
12天后可配以理疗
观察疗效并记录
11
f备注:1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新碱。2冷敷:蒽环类抗癌药物如紫杉醇、氮芥、阿霉素。蒽环类抗癌药物禁用热敷。3建议使用:(1)24小时持续湿敷:用5%GS250ml,内加入VitB1210支、庆大霉素8万10支、地塞米松5mg10支、利多卡因5ml5支。(2)局封:NS10ml加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2ml。(3)局部贴膜:贴膜(护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