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11规范的使用药物①掌握化疗药物相关知识,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药物的PH值、渗透压、浓度和酸碱度;②掌握化疗药物给药方法、途径,根据药物特性选择静脉输注方法,联合用药时,先输入发泡性药物,再输非发泡性药物,如均为发泡性药物,应在两种化疗药物之间用等渗注射液冲洗管道。化疗药物输入完毕拔针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2。③化疗药物静脉注射的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需要大于3mi
,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强刺激,从而出现损害3。12合理选择血管①遵循“最大化保护患者静脉,最少的穿刺”原则,对于发泡性、刺激性药物,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勿在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穿刺,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4。②非化疗药物一般从小静脉,从远心端静脉开始有计划的使用。③患者出现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可以通过外周的静脉血管导入。13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①加强护士使用化疗药物的知识教育及专业培训,鼓励护士学习有关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②熟练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③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④拔针后用棉签与静脉平行垂直按压35mi
,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以免药液沿针眼外渗5。⑤加强责任心,勤
f巡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外渗、红肿、疼痛。发泡剂滴注时,护士必须在床旁严密监护至药物输入体内。药物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⑥对化疗患者进行交接班,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早发现渗漏的早期征兆,及时处理。14作好患者的健康教育①化疗前,向患者说明化疗药物的作用及毒副反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心理。②输注化疗药物尤其是发泡性药物时,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③指导患者自我观察,注射部位有疼痛、隆起、肿胀感,立即关闭输液开关,汇报护士,如有药液外渗,及时给予处理。2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21一般处理当发现药物出现渗漏时可以停止药物,为了防止残留的药物回流,此时应当保持注射针头的稳定,并且将残留的药物进行稀释时可以通过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加维生素C。22局部封闭用2利多卡因100mg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每天一次,连续3天,以减少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如为长春新碱外渗可采用透明质酸酶7。局部封闭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阻断局部恶性传导,用于化疗药物渗漏效果肯定。23外渗局部外敷蒽环类抗生素,局部早期(24小时内)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