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你永远发现不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有许多经验在大人看来没什么了不起,可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创造和发现;也许一元钱在现在是微不足道的,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在捐款活动中,捐出仅有的一元钱,你能说这仅代表一元钱吗?这分明是一颗充满爱心的童心在闪光;也许上课发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件平常事,可胆小、害怕的同学,在一次鼓足勇气发言,却又错了时,难道你能嘲讽吗?我们的学生身上有许多闪光点,需要教师去发现、去赏识。
f1、和学生交朋友,多交谈。前苏联教育家普鲁斯卡亚说过:“对于孩子,思想与人是不能分开的。他们对爱戴的老师说的话和对他们所轻蔑的人说的话,完全是用不同方式来感受的。”如果是学生感到老师是他可依靠的朋友,是他爱戴的人,谈话就会分外投机,无所
不谈,学生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向他信赖的老师倾吐。由于学生敞开了心扉,教师能清楚了解他们童心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学生心灵的闪光点。2、多观察、勤思考,这是从侧面了解、发现学生优缺点的方法。心里学家早就指出,人的一生中的知识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是通过观察得来的。教师要全面观察学生的意志、品质、性格、情感等方面,切实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不断观察,不断了解,教师发现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3、多与任课老师交换意见,这也是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好方法。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由于受主观倾向与个人经验的影响,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也许你一下子没发现,通过与任课老师交流意见,会重新激起你去了解、去发现、去比较。从而真正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二)理解学生的心灵和行动,这是赏识学生的动力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理解是指人去了解、接受对方的行为和思想。有人说理解是爱的别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心理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包括两层意思:首先要理解学生的心灵,不能千篇一律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再要理解学生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思想,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的渴望。1、理解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季娜摘花”的故事。季娜没经教师同意,就摘了学校里一朵很美的花,这时班主任教师没有不分青红皂白斥责学生,她透过孩子那坦白无邪的目光,看到了孩子的纯真,于是慢慢询问原因,孩子望着老师诚实的说:“我祖母病得厉害,我想摘一朵花放在她床头安慰她”说着眼里汪着泪水。这时这位教师没有责备她,并且很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