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并轨制度
作者:李想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7期
摘要:文章从公平角度分析养老保险并轨制的必要性,认识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并通过公众对改革的接受程度、资金等方面阐述了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实施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并轨制公平
一、养老保险制度并规制的提出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
改革以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分轨制。对于就业的城镇职工来说,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分为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三种制度。2014年12月,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方案通过审议,并轨制实行。
二、从公平角度看养老保险并轨制度的必要性
公平原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改革之前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具有很大的不公平性:第一,筹资模式不同导致的起点不公平。我国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其缴费义务由政府财政承担;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则由国家、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第二,计发办法及调整机制导致的过程不公平。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只要工作满10年就可以享受退休金,而企业职工需要缴费15年以上才可以享受。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是以职工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础来计算的,而公务员以较高的退休时上一个月的工资的90为退休金,显然是不公平的。第三,养老金额差距导致的结果不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相比,待遇差距悬殊。根据统计数据,其养老金能达到企业职工的23倍。只是因为公民所处单位的性质不同,其待遇差距就存在如此大的差距,这让企业职工感到极度的不平衡。
三、养老保险并轨制度实施的困难
首先,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使得公务员也必须自己缴纳养老金的一部分,与企业职工不同的是,他们还需要缴纳工资额的4来作为职业年金的一部分。(职业年金本单位工资总额×8本人缴费工资×4)因此,并轨后,公务员需要缴纳的费用比企业职工还要多,这12的职业年金的差距,是为了保证他们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推行新政策之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就需要自己缴纳部分养老保险费用,这难免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其次,双规制转变为并规制衔接困难。而最大的困难便是资金的筹集面临巨大的压力,个人帐户建立之前,“老人”和“中人”需要庞大的养老金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