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我国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
作者:马世详来源:《中国经贸》2014年第02期
【摘要】因涉及每个人当前的或潜在的切身利益,养老金改革已成为当前人们热议和期待的问题之一。历史形成的“双轨制”造就了养老金的不公平,也成为了改革收入分配及养老金机制最难啃的硬骨头。人社部近期表态,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如何并,怎么并,用多长时间并仍未有清晰路线图,改革仍在继续。对养老金双轨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实现养老保障的全国统筹,是实现全国养老保障制度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只有实现了全国统筹,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条块分割的发展现状,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
【关键词】养老保险;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一、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成因
建国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致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建国以后,我国以现收现付作为养老保险的收付制度;上世纪80年代进行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筹体制;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保险制度,并以企业保险和个人储蓄作为补充,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王智斌,2007);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标志的混合型养老保险体制(孙祁祥,2001)。自此开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付制度由原先的现收现付制度逐步转变为“统帐结合”的部分积累制。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的改革,为了兑现养老金支付承诺,政府在操作上不得不挪用个人账户的缴费资金,从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称,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17万亿元缺口。2011年12月20号,由郑秉文(2011)主编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发布,报告显示我国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在201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缺口共计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亿元。可见,我国养老保险收付制度在向部分积累制转轨的过程中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使部分积累制的持续性遭到质疑,这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