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甘肃徽县这是一份不断扩充的“血铅超标”事件地区名单。近日,广东韶关铁龙林场成为继湖南衡东、江西弋阳后,该名单上的新晋成员。梳理近年各地“血铅事件”,似乎难逃这样一个怪象:企业“排放合格”与居民“血铅超标”同时存在。这些事件背后几乎都存在当地政府为追逐经济利益,或默许或纵容设立高污染企业的影子。对于接踵而至的血铅超标事件,国家环保部于2011年掀起“肃铅风暴”,通过对“铅毒”的肇事行业——中国铅酸蓄电池业等高污染行业展开刮骨疗伤式整治,期冀“铅毒”事件、重金属超标事件此起彼伏之势“迎来拐点”。不过,肃铅风暴之后,拐点未现,血铅阴影并未远离中国。以身验“毒”的乡村儿童几年间,只要有儿童血铅事件爆发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宋元的身影。当《民生周刊》记者询问所关注的血铅事件有无共性时,他总结,在事件爆发之前,企业、村民、政府博弈多年,污染问题要么被认为属其他因素所致,要么村民会被告知“企业排放合格”。直到这些乡村儿童,用已经“超标”的血液作出污染的证明,才可能触动地方政府。此次铁龙血铅事件,概莫能外。在血铅事件爆发后,该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局长包忠谷同样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企业“排放达标”。这一被偶然发现的群体性血铅超标事件中,血铅含量最高的儿童已达3136毫克升,属于中度铅中毒。据原卫生部2006年印发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儿童血铅的正常范围为0100微克升,100199微克升属于高铅血症,200249微克升的为轻度铅中毒,250449微克升的为中度铅中毒。上述两项规范制定者之一,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现任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吴宜群告诉记者,铅的毒性不是只有超标时才存在,0100微克升不是安全值。“血铅值即便在0100微克升时,虽尚不足以产生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对儿童智力发育、体格生长以及听力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铁龙的情况,几乎是曾震动全国的甘肃徽县血铅事件的重现。徽县事件源于一名幼童触电受伤到医院治疗,“偶然”被发现“中了铅毒”。同样,“血铅超标”事件名单上的陕西凤翔、湖南武冈、四川隆昌、湖南衡阳等,无一例外,都是村民带子女去医院后“意外”查出了血铅超标。如沸腾之水,近些年,儿童铅中毒事件在中国乡村呈此起彼伏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重金属污染案件12起,4035人血铅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