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寻找文化的平衡点从画面元素看《推手》
《推手》作为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之一,是他的早期电影。通过讲述家庭琐事来向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开放文化之间的鸿沟。影片讲述的是一为年过七旬的朱老先生被留学美国的博士生儿子接到了美国安享晚年因为与儿媳玛莎语言障碍,无法沟通,甚至经常由于各种生活习惯与文娱方式不同而引发家庭冲突,导致儿子经常左右为难,最终在朱老选择在儿子为其外租的公寓里,安度余年。中西文化冲突的题材并不是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题材,然而李安凭着对日常琐事惊人敏锐的观察把握,继而转化为富有张力的画面,把非常普通的事情叙述得一波三折。镜头:一、镜头:以小见大李安在开篇十五分钟内用一组镜头,记录了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把文化差异和家庭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服饰上,朱老身着对襟衫,脚穿布鞋,他的身上浓缩着让人非常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儿媳玛莎则是爆炸式发型,身穿衬衫牛仔裤,典型的美国青年人的打扮;饮食上,中国人喜欢“油腻”的食品,而美国人在饮食中喜欢“清淡”,朱老对玛莎不吃肉,很不理解,而玛莎看到朱老津津有味地吃着肥肉,她展露出的表情是不可思议;娱乐活动上,老朱打坐、练字、打太极、凝望窗外,这是东方老人的气定神闲;玛莎在电脑前抓头挠耳、偶尔打字、换衣外出跑步,这是西方妇女的紊乱和烦躁不安;思想上,朱老抱住刚洗完澡的小孙子喜滋滋地直说朱家有人传宗接代了,这是受中国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宗法制的影响。而作为历史只有二百多年的美国人玛莎来说,觉得很是不可理喻。影片通过细节刻画出代表性极强的人物,朱老先生处处散发着一种中国的纯朴、传统的古韵,而儿媳玛莎则是一位奋斗于电脑前的小说家,热衷于各种充满想象的故事。影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镜头大都着力
f于一些细致入微的生活小事上,通过这些小事情、小场景渲染矛盾冲突来升华主题,让矛盾始终贯穿影片,深入人心。李安能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引渡到社会问题,告诉人们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合谐,社会才会和谐。蒙太奇:二、蒙太奇:对比手法朱老,玛莎;一老,一少;一中,一西。不同年龄,不同成长背影,不同文化的两个人,一位是太极大师,一位是自由撰稿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无论是服饰、饮食还是文娱活动、思想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李安通过对比蒙太奇把一老一少之间的迥异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起幅是朱老先生以打太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