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班班通”在教学中的作用
李兴
“班班通”的使用,使语文课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但是,也不能忽视使用中诸多的不足。“班班通”使用以来,让我有诸多感悟和反思,若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势必很难达到其初衷。一、我校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现状自安装使用“班班通”以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管理、使用、维护措施。目前语文教师均能借助“班班通”资源上课。但部分教师只是死板地借用,不能根据教材、学生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所以导致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用效率不高,且有应付之嫌。二、“班班通”点燃了农村语文教学新的希望“班班通”为农村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教育均衡,弥补了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使大语文教育理念得到深化,以它特有的优势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⑴安装了“班班通”,这不仅仅是硬件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家长、教师心理得到了平衡。实现了城乡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硬件均衡,平衡了师生、家长心态。从这一点来看,“班班通”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硬件优质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平衡和扭转了师生的心理,让农村学生,教师都走出了“被遗忘”的阴影,从而拾起信心!⑵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教师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学,甚至制约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汉字教学中,方法单一、笔顺不规范、忽略书写教学,最终结局就是学生不会识记、倒笔画泛滥、错别字成灾。朗读教学基本上流于形式,谈不上“读中感悟”,只有强行记忆,应付考试而已。就整体水平而言,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的口头语言规范性、感染力是没有可比性的,其原因显而易见吧!而“班班通”里面的“优课”等资源,从拼音到朗读,都有了规范的素材。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重要的是弥补了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学生听到的、记住的、接受的是非常严谨规范的标准普通话,对于提高学生
f综合语文素养有百利而无一害。[3]运用“班班通”教学,拓宽了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造出语文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运用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宽松的时空条件和心理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