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为具有更广泛兴趣和精力的学生以及有相关就业需要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学习国际导游专业的学生若能辅修得到外语的第二学位,对以后的就业将有莫大帮助。r
r
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r
由于许多大学生从高中来到大学,对于各方面的转变会表现出一定的难适应性。因此,班主任、辅导员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应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使之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到有事有病请假,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教育,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明白大学“60分万岁”已毫无意义,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第三,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身心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单亲家庭与优越型家庭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坚决抵制网吧、录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的诱惑。第四,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帮助其解决心理压力,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兼职的关系。r
r
三完善学生的教学管理r
1推动分级制教学。鉴于大学扩招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高校应根据学生的意愿与水平分开授课。如,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大一第一学期根据新生的英语入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授课方式,学期结束后通过考核再重新分班。这样,既解决了教师面临的“两难困境”,又让学生学有所得。r
2完善学生考评制度。鉴于目前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大学生考评的灵活性。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目的设计,尤其是文史类课程,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其次,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口试、上机加笔试、写论文等形式,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第三,在平时评分时加上学生的考勤分,体现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的发生。r
3完善学分制,扩大大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为使学生合理地调整个人发展计划,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安排,针对教学体制的弊端,一方面,应大力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分制:即规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学分与毕业挂钩,使学生以修满学分为标准提前或推迟毕业。另一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自主发展的需要。r
r
四深化教师的教学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