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招投标存在问题分析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招投标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也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物。在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就此,本文主要对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法律体制、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招投标;评标专家;代理机构;法律体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1.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问题
1.1评标专家对招投标评标质量的影响
1工程招投标评标专家通过社会化的选拔方式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只要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评标专家基本都能入库。同时,评委库的专家所涉及的专业和行业有限,难以成立专业配套的评标委员会:2评标专家公正性主要依靠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评标是招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目前的复杂环境下,评标专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难以保证评标的客观公正性,经常会出现专家与业主和投标人之间互相串通,进行暗箱操作;3评标专家分析报价不仔细,尤其是对单价承包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报价的合理性、机械设备和施工措施的选择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
1.2评标专家招投标工作的完善措施
评标专家库应对各专家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并在抽取专家时考虑地区影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严格限制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推广电子化评标和实施评标专家声明制度。限制专家的自由裁量权可以采取两种做法:1评标标准定量化,尽可能采用客观、量化的标准,将不能客观定量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2严格遵守和执行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标。一般情况下,评标专家的申明制度有两项:在开标后声明是否和投标供应商存在着利害关系与专家声明是否熟悉评标项目专业。电子化评标则能够在物理上对评标专家进行隔离,从而有效解决专家合议时的误导问题。
2.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问题
2.1招标代理机构的不良表现
1与招标人的沟通不密切,造成工作脱节或影响进度;2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对招投标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没有详细的掌握,往往只在相关环节和程序上把握得比较好,但缺乏专业人员;3会议组织缺少必要的联络人,
f便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联系;4在抽取专家方面没有全面和严格的专业要求,由此所抽取的专家行业差别较大,从而造成评标困难:5招标代理机构受利益驱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