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这种情绪有感知。为什么有人进步就很快,一谈就很快进入高潮阶段。有人谈半天也谈不到点上去。你得有敏感度。敏感度就是对别人情绪的变化的感受。
【案例】
刘邦和项羽两个人。项羽27岁开始创业,而且背景深厚,能力超群;刘邦42岁才开始创业。项羽又有背景又年轻,最后刘邦战胜了项羽。为什么?项羽这个人刚愎自用,对自己很了解,对别人无所谓。在他看来,别人有情绪跟我无关,我只知道自己有情绪就行。结果韩信选择离开投奔刘邦。刘邦这个人跟他不同,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主心骨,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但是刘邦很清楚别人在他身边要什么。他知道张良、韩信为什么跟着他。韩信所以到最后不敢背叛,是心中对刘邦的那种依恋。
很多管理者都希望别人来理解自己。其实他没明白,当你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时候,你就只能向上级抱怨,你就没有权力向下级抱怨的资格。当你成为任何一个头的时候,你第一个要做的工作是理解你的下属,不是让下级来理解你。就犹如父母总是要去理解孩子,没法让孩子完全理解父母一样。任何一个管理者,当你往上走一步的时候,你就学会理解更比你级别低的人,不要期望下级理解你。假如你成主管了,你发现你周边的眼神变了。这是正常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你周边的人。所以,这一点在执行中非常重要,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情绪的感知。
四、我们如何
“我们怎么办”是情商里的第四大要素社会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在情商里占了一个要素,在角色认知里也占了一个要素。1984年,我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被一家单位接收,我有了铁饭碗。我工作了两年还没娶媳妇,组织帮我介绍了女朋友。我结婚了,单位给我找房子。生完孩子,我发现房子不够住,单位再给你找一间房。你看一辈子的事单位都要管,这叫单位人。现在的职场我可以在多个单位中工作。但是职场的核心是口碑。你要跳槽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跳槽。你跳槽之后,还有没有人要你。如果你跳槽之后工资不涨反降,那你还怎么在职场混。长此以往,职场最终会淘汰你。当一个人对四项角色认知到位之后,一个人对角色感的认知就比较清楚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的基本核心要素就有了。
【案例】
近些年,中国出现了所谓的技工荒、民工荒。中国真的出现了所谓的荒?中国人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印度,又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都没有喊荒,中国又哪里来的荒。归结起来,是我们在管理上出了问题。国内有人给日本企业输送研修工。研修工在国内经过严格训练后,输往日本。这r